查看: 697|回复: 0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这个无人超市 究竟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黑科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8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f7fa46cef0bba66b4e4650be8283c7b.jpg

  零售业「无人化」是今年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在之前,我曾经和大家讨论过当下「无人便利店」的机遇和存在的困境,而时隔不久,「无人超市」又出现在我们视线中,这一次的玩家是阿里巴巴。

  7 月 7 日,极客公园提前体验了一把阿里无人店「淘咖啡」,虽然叫「淘咖啡」,实际上也是综合型的小型零售超市,整个购物流程非常简单:进店前,先打开手机,用支付宝扫二维码绑定支付宝账户,并授权小额代扣(每天每人上限 5000 块),完成后用手机扫码过闸机。这时候就能进店挑选商品,和平时逛商场一样,当你挑好物品后,可以拿在手里,或放在购物袋里,甚至直接放进随身背的包里。

  在「淘咖啡」的出口,有一个预设的玻璃通道,当你要通过时,系统会对你买到的东西进行结算,然后你只管出门,需要知道花了多钱的话,手机会收到推送信息,包括了购物清单以及扣款总额。

   16fbae85c6449aa7baf75c3b4468d88a.gif

  这套物联网支付技术,是由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研发完成。据了解,这是一个专注于 VR、IoT、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研发的团队,而去年年底,蚂蚁金服发布的全球首个落地应用的 VR 支付技术,就来自于这个实验室。

  虽说现在这样的便利店离我们的生活还有点距离,但体验下来确实感觉非常酷。所以让人好奇的是,这其中究竟具体会应用到哪些技术,才能最终实现完整的购物流程?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和蚂蚁金服的工作人员聊了聊,对方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其中的一些技术运用,但并不详细,所以我从现场情况推断了一些技术方法,不妨和大家聊聊:

  骨骼分析

  据了解,「淘咖啡」面积 200 平方米,内部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同时在店人数 50 人基本没问题。

  蚂蚁金服的工程师介绍说,「淘咖啡」在物联网支付方案用的是多模态识别,即计算机视觉叠加传感器感应。

  这两项技术方案运用的权重比例,蚂蚁方面没有透露。对此我试着做了一些猜想:

  首先,多模态生物识别是指整合或融合两种及两种以上生物识别特征,利用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独特优势,这其中就包括了人脸、指纹、虹膜甚至是骨骼分析等方式。通过多种技术+数据分析,能够使认证和识别过程更加精准、安全。

  而如果说计算机视觉技术用的权重更大,那么有可能是用了人脸识别+骨骼分析的技术。人脸识别大家都已经比较了解了,手机上也有不少应用都会用到,我们不妨看看为什么可能会有骨骼分析技术吧。

  简单来说,骨骼分析就是在摄像头眼中,在超市里走过来走过去的,只是一堆堆骨头,骨头之间再怎么叠加、交叉,基本还是可以被识别出来哪根骨头是谁的,这对于保证多人同时在店购物的识别精准度,起到重要作用。

   470b036c0cf7e126c66362d296313cf7.gif

  而之所以推测骨骼分析,不是现阶段较成熟的图像分割技术(即把捕捉对象的边缘分割出来,从而去识别对象的行为),是因为后者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店里人数一多,摄像头就容易抓瞎:假如十几个人同时在抢购同一款商品;或者几个人手交叉着去拿各自想要的商品,对图像分割来说,非常容易出现混乱。

   6879dbc0c5148984eddc19b27d7549bb.png

  所以,假如「淘咖啡」能够同时允许 50 人在店内活动的话,图像分割技术确实不如骨骼分析来的靠谱,也许就是包括了人脸识别+骨骼分析这两种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眼动追踪:

  在逛「淘咖啡」时,工人还在现场布置天花板上方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根据摄像头数量和摆放位置,我推测「淘咖啡」店还叠加了眼动追踪系统。

  「眼动追踪」可能会让一些人想起来当年在三星手机上,那个根据人眼动作来自动浏览手机内容的功能,不过当时那项技术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美好,所以后来也在三星的机型中取消了这个功能。

  但之所以推测「淘咖啡」会有这样的系统,是因为它可以捕捉两个维度的信息:

  一是店内,包括店内的实时热力图:客人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的客流量最密集,哪个货架人流停留的时间最长,哪个货架比较冷清等等。

  第二是用户,比如甜品货架前的客人男女比例如何,平均体型偏胖还是偏瘦;客人站在货架前,眼睛最习惯首先往哪里看(以推算出货架真正的黄金位置)。

   fa33a7bd50f17454798609469ce1321b.png

  实际上之所以这么推测,也是因为在物体识别领域,计算机视觉普遍被认为是识别人与商品的未来主流方向,我们曾经介绍过的 Amazon Go 就是一个典范。阿里在这个方向上显然也是很有想法,「淘咖啡」公测前不久,阿里宣布负责 Amazon Go 首席科学家任晓枫加盟,巧合中有必然。

  深度决策算法:

  这主要是用在后台的数据回流和数据挖掘。这其实也是无人超市最大的意义所在,无论是 Amazon Go 还是蚂蚁金服,雇一堆身价很高的工程师来研发无人超市,可不只是让大家体验一把黑科技的酷炫感的。其背后最大的价值,在于回收、分析基本面数据(比如商场热力图)以及沉淀用户画像,以帮助线下实体店更高效、更精准地优化供应链以及货架的摆放。

  比如,工作日和周末、各种小长假中,在最显眼的展架上该放什么商品;还能根据客人的平均身高来调整货架的高低。甚至还能做一些预测,比如看到什么样的产品放在偏僻的地方仍然会有不错的销量,那么就要进行相应调整,让大家更容易发现它们。

  说到算法模型,对蚂蚁金服来说一直是比较擅长的。AI 在其各业务场景都起到底层技术支撑,如保险、理财、小额贷款、智能客服等等。这应该是之后会在「无人便利店」这样的场景下深挖的一部分内容。

  多模态识别:

  刚才说了,除了计算机视觉,「淘咖啡」还叠加运用了传感器。在业界,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单一维度的技术往往很难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和足够好的体验感,所以,无论是物联网还是生物识别,只要想在商用场景落地,都会考虑叠加运用几种技术来进行交叉验证,也就是多模态识别。

  Amazon Go 也是采用的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感应(可能还有+生物识别)来降低误判率。因此,市场中有做物联网支付方案的公司强调说自己用的是纯计算机视觉,而实际上这对树立投资界以及公众对其进入商用的信心和安全感,并没有什么好处。

  「淘咖啡」的客人在挑好东西后,要通过一个「支付门」才能出去。这个门每次只能一人进去,门里的各种摄像头和接收器要对人和商品做即时识别。

  现场有人做了踢馆测试:几个商品横七竖八随意放在购物袋里;一些商品放在购物袋,一些放在书包里,一些拿在手上。最后都轻松通过并扣款无误,这似乎也说明,「淘咖啡」内不仅仅是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一种。

  下面来看看蚂蚁金服工程师内测的 GIF:

   388f73f8325281bc4d9c14ec2412ee66.gif

   c4aa5ae05eac84aca0115f6644804c73.gif

  结合「支付门」里布置的摄像头以及感应接收器,我推断「淘咖啡」是混搭结合了 RFID 天线,你可以理解为是增强版 RFID,以扩大天线的覆盖范围,加强对商品位置的定位,减少误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金服官方披露的技术方案中有生物识别,但从现场体验来看,人是不需要在摄像头前特地停留以配合识别的,所以估计这其中用了人脸+体态+体重等多维识别。

  这个「支付门」是「淘咖啡」区别于其他无人超市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至少在现阶段来看。因为用户在经过这个门时,并不能真的「即拿即走」,还需要等五六秒左右才能出门。

  据介绍这个等待的时间不是系统识别和自动划扣造成的,是滑动门造成的,根据行业标准规定,它的安全关门速度就得这样……好吧,所以这个门应该是个过渡阶段的版本。

   11fb8eab691bff9aeec7df1b362399d8.gif

  以上,是根据体验以及询问之后,我们做出的一些猜想,虽然看起来可能离我们实际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从「无现金」再到「无人」的一系列变化,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确实因为科技的进步在发生变化。

  当然,「无人超市」要做到真正无人还是有距离的,至少在上货、运营维护甚至在商品数据库如何建立上都要投入人力来完成,并且被人不看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如何能降低成本,尽量降低风险,这也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其发起的挑战,商业模式究竟如何落地,最终都是值得关注的。

  虽说「无人超市」这样的事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停留在愚人节科技玩笑里的存在,甚至在去年 Amazon 宣布 Amazon Go 后,仍有一部分声音认为它的噱头大过实际效果。但去年到今年不少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公司都有了进展,我想,待技术成熟落地之日,再来看现在,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2743073287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轻创资源网,值得信赖!
轻创资源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轻创资源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赣ICP备2023011851号-1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轻创网APP下载|手机版| 轻创资源网

GMT+8, 2024-11-26 07:35 , Processed in 0.116384 second(s), 3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